当然,这番胜景也是数十年后,汴梁城百姓也津津乐道。这次,大宋上下,一起切身感受到“战争红利”。
等赵兴回到广州,接到朝廷的消息后,他后悔的连肠子都青了:“不应该啊,不应该!这么多黄金,朝廷应该以黄金储备发行新币,怎么一下子全部涌上市了,这还让不让人活了!”
赵兴的幕僚都在愁眉苦脸,李清照这丫头嘴快,说出了大家的心里话,她扭着手帕说:“赵叔叔虽然控制住了广南,让我们这里的黄金价格没像京城那么乱来,可依旧在这几日跌了四成。嗯,我那一箱子宝贝原来值六十万贯。眼瞧着这几天价格一天天往下掉。现在也就值个三十五万贯。真是不让人活了!
赵叔叔,我听说你还有好多东西没有清点完,听说你库房里常能发现惊喜。你看,我遭受如此大的损失,不如,让我也去你的库房惊喜一下!”
赵兴颁布的“等身金”奖赏方案让这次所有参与南征地士兵都发了大财。但这“等身金”计划不涵盖赵兴几个亲信。尤其是李清照。这丫头在占城王宫里了十来天,专拣价值高地,有古董意味的,有研究价值的珠宝收藏。这些东西装了满满十大箱,论分量远比她地体重高。但没办法,谁叫她跟赵兴随行,而赵兴总不会不给自己留足舱位?!
李清照满载而归,可乐坏了李格非。
李格非现在在赵兴的经略司兼职,除了朝廷俸禄外,赵兴还给一份补贴。因此而宦囊丰厚的李格非没有急于出售那些珍宝,结果他眼看着黄金珠宝价格直线下降,短短一个月内,它们的价值已经凭空少了三成。
不过。李格非还是有点自制力,他知道这股风头过后,那些带有政治意义地珠宝还会慢慢升值,甚至超出它们原本的价值,所以李格非不仅不慌,反而拿出余钱来,收购了部分跌价珠宝。此刻,看到李清照又去压榨赵兴。任是他再宠爱。也不得不劝解:“清照,不要如此贪心。南洋有功之臣才收入多少贯,你一个人搬了十箱回来,还不够吗。”
李清照低声嘟囔:“可赵叔叔搬的东西足足装满三艘大船,帅叔叔也有一船宝贝,陈大哥(陈不群)也装了两船走,我才拿了可怜的十箱,眨眼之间,它们地价值又少了三成,这还让不让人活了!”
李格非拍着手笑:“丫头知足,你跟着赵大人去了一趟南海,四处看遍风景,便搬回来十箱宝贝。占城国千年积蓄,而你在别人家的宝库里任挑任选,还有什么抱怨?”
赵兴笑的意味深长:“哈哈,拿走占城宝物,我不心疼,只要不是违制物品,相信朝廷大臣也不会找麻烦。李兄,清照丫头我非常喜爱,可惜我没有合适的儿子相配,要是她肯嫁入我程族……啊,哪怕是嫁给我门下的弟子,或者苏公门下学生,我再送你一船战利品做嫁妆,如何!”
李清照摇了摇脑袋,说:“我不要赵叔叔再送我东西,我只希望赵叔叔告诉我,你当初将宾童王送走的时候,似乎已经知道了后面会发生什么事,为什么?程族学生都在说赵叔叔一直在研究智慧学,请赵叔叔说一说,让女子也长点智慧?”
赵兴哈哈一笑,得意的晃着腿回答:“逻辑----这个叫逻辑推导能力,你想让事情像你希望的方向发展,就尽量影响它的几个重要因素。
比如我们俘虏了宾童王之后,立即送他上京城,然后告诉京城的人两个消息:第一,整个占城国亡国了;第二这厮有数以亿计地财产,正好用来赔偿我宋商遭受的损失,顺便填补朝廷府库空虚。
瞧,我给大臣们一个好借口----赔偿;一份巨大的诱惑---巨量的财宝;一个可以忽视宾童王本人抗辩的关键----他所在的国家亡国了,他说的话已经无关紧要。
在这种情况下,宾童王本人如何辩解都无关紧要,所以我压根没有跟他串口供,因为剩下的活儿,朝堂里地人会替我完善。没错,我是无故入侵他地国家,并把它亡国了,但又有什么关系,宾童王必然会被奖赏了一笔丰厚的钱,让他默默奉养终身,但以后,这个人已经是废物了,没人关心他说地什么。他要敢开口,嘿嘿,汴梁城百万百姓,谁会相信?
我把握了时间的几个关键点,所以我知道,事情必然会向我希望的方向发展,这就是智慧----寻找事物的关键,控制事物的关键,推动事物的关键……”
李清照眨巴一下眼睛,又问:“赵叔叔,那么你为何要让越南向朝廷奉献宾童以南的土地呢?”
李清照不知道那块土地已经私下里被赵兴装入腰包,她只是纳闷。明明这块土地朝廷得不到。为什么赵兴还要越南人如此上报。